主用例说明:智能体任务执行
背景概述
随着 PowerX 在企业级场景中的深入落地,越来越多的业务流程需要通过智能体进行自动化调度与执行。主 Agent 需要根据自然语言目标拆解子任务、选择合适插件、协调多 Agent 协同,并在执行过程中保持可观测与可控。如果缺乏统一的编排规范,智能体执行很容易出现插件选择错误、上下文传递丢失、任务状态不可追踪或人工介入缺位的问题。本主用例聚焦“智能体任务执行”的端到端链路,确保从指令解析到任务收敛的全过程具备治理能力。
目标与价值
- 自动化交付:支持主 Agent 对自然语言意图进行结构化解析并生成可执行计划,减少人工排程成本。
- 并行协同:建立多 Agent 协同执行的协调与状态同步机制,加速复杂任务完成效率。
- 失败自愈:为异常路径预置重试、降级与人工协助策略,提高任务成功率与客户体验。
- 可观测可审计:提供全链路日志、指标与审计记录,确保业务侧可以追溯任务执行过程。
参与角色
- 主 Agent(Orchestrator):负责意图识别、任务拆解、插件选择与总体计划编排。
- 子 Agent / 工具执行器:承接具体子任务,调用插件或外部能力完成执行并返回结果。
- 插件服务:被 Agent 调用的能力载体,提供业务函数、数据处理或流程触发能力。
- 人工协同者(Copilot / 运营人员):在需要人工判断或授权时提供干预与审批。
- 监控与审计平台:采集任务执行指标、记录审计轨迹并触发告警。
主场景 User Story
作为 智能体编排平台的产品负责人,我希望 主 Agent 能够从自然语言意图出发完成任务拆解、插件调用与结果汇总,从而 让企业用户通过智能体获得端到端的自动化执行体验,并且在出现异常时能够快速定位与恢复。
子场景详解
子场景 A:自然语言任务解析与插件匹配
- 角色与触发:业务用户在对话或命令中心提交自然语言任务。
- 主要流程:
- 主 Agent 解析意图,抽取目标、约束条件与关键实体。
- 根据任务类型检索插件能力图谱,筛选符合条件的插件/Agent 工具。
- 生成初步任务计划(执行步骤、调用顺序、数据依赖)。
- 将计划与可选插件列表记录在审计日志中,等待执行确认。
- 成功标准:插件匹配准确率 ≥90%;计划生成耗时 <2s;审计日志包含意图与所选插件。
- 异常与风控:若无可用插件则返回建议人工流程;敏感任务需触发人工确认;意图解析置信度过低时应要求用户补充信息。
- 指标建议:意图解析置信度分布、插件匹配命中率、人工确认率。
子场景 B:多 Agent 并行执行与状态协调
- 角色与触发:主 Agent 将任务拆解为多个子任务交给不同子 Agent。
- 主要流程:
- 主 Agent 创建任务 DAG,标注依赖关系与优先级。
- 子 Agent 并行拉取任务,加载所需上下文(租户、用户、数据片段)。
- 运行过程中持续上报进度与部分结果至协调总线。
- 主 Agent 根据实时状态调整调度策略(重排任务、增加副本)。
- 所有子任务完成后汇总结果,生成最终交付物或触发后续流程。
- 成功标准:并行执行任务成功率 ≥95%;状态同步延迟 <1s;结果汇总可追踪。
- 异常与风控:检测任务阻塞需支持超时取消;避免相同任务重复执行;汇总阶段需校验数据一致性。
- 指标建议:并行度、任务平均等待时间、阻塞任务数量、重复执行率。
子场景 C:失败恢复与人工协同
- 角色与触发:子任务执行失败或风险策略触发。
- 主要流程:
- 子 Agent 捕获错误并上报失败上下文、重试建议与风险等级。
- 主 Agent 根据策略执行自动重试、回滚或降级处理。
- 若超过阈值仍失败,则转交人工协同者,附带上下文与建议处理方案。
- 人工处理后可选择重新执行、跳过或终止任务,并记录原因。
- 成功标准:自动重试成功率 ≥80%;人工接管响应时间 <5 分钟;全链路具备审计记录。
- 异常与风控:防止无限重试导致雪崩;人工处理需具备权限校验;敏感数据在工单中需脱敏。
- 指标建议:失败重试次数、人工介入率、平均恢复时间(MTTR)。
子场景 D:插件工作流触发与闭环验证
- 角色与触发:任务需要通过插件工作流执行复杂业务动作。
- 主要流程:
- 主 Agent 调用插件暴露的工作流接口或触发器。
- 插件在宿主内执行工作流节点(审批、写库、通知等),并回传执行状态。
- 主 Agent 根据反馈更新任务看板与用户通知。
- 完成后进行闭环验证(对账、数据校验、业务指标核对)。
- 成功标准:工作流触发成功率 ≥98%;状态回传延迟 <3s;闭环校验通过率 ≥99%。
- 异常与风控:工作流长时间无响应需超时终止;若闭环验证失败需自动开启补救流程;关键操作需双人审批或多因素确认。
- 指标建议:工作流触发成功率、闭环失败率、补救流程触发次数。
功能边界 & 非目标场景
- 不覆盖智能体模型训练与推理能力的配置,相关内容属于“智能体注册与管理”主用例。
- 不讨论插件自身开发、测试或发布流程,可参阅插件生命周期系列主用例。
- 与外部第三方系统的直接编排集成不在本主用例范围,需参考集成中心指南。
- 侧重任务执行阶段,不包含长期的知识管理、记忆体维护等能力。
依赖与接口
- 意图解析服务 / LLM 网关:提供自然语言理解、结构化解析与置信度输出。
- 插件能力图谱 / Registry:存储插件元数据、能力标签、依赖关系与调用限制。
- 任务编排引擎:支持 DAG 管理、调度策略、状态机与事件总线。
- 监控与审计平台:提供指标采集、日志追踪、审计存证与告警机制。
- 人工协同平台 / 工单系统:承接人工接入请求、审批流程与处理记录。
验收要点
- 自然语言意图可自动转化为可执行的任务计划,并与插件能力图谱成功匹配。
- 多 Agent 协同执行具备任务依赖管理、上下文传递与实时状态反馈能力。
- 异常处理包含自动重试、降级回滚、人工协同与审计留痕,确保任务可恢复。
- 插件工作流触发链路可闭环验证结果,异常场景具备补救策略。
- 全链路关键指标(解析准确率、执行成功率、重试成功率等)可在监控平台查看。
场景级测试用例示例
测试准备:在沙箱环境部署主 Agent
orchestrator-alpha,配置插件data-ingest@2.1.0、report-gen@1.4.0,并接入工单系统opsdesk。 创建测试租户tenant-lab,预置两个子 Agent(数据采集、报表生成),启用任务编排引擎与监控告警。
用例 A-1:自然语言解析成功(正向)
- 前置条件:LLM 网关可用,插件能力图谱已同步。
- 操作步骤:
- 用户输入指令:“请为本周销售数据生成概览报表并发送给销售经理。”
- 预期结果:
- 主 Agent 生成包含“数据采集→报表生成→通知发送”的任务计划。
- 匹配到
data-ingest与report-gen插件,置信度 ≥0.85。 - 审计日志记录意图解析详情与插件列表。
用例 A-2:缺少可用插件(逆向)
- 前置条件:暂时下架报表插件。
- 操作步骤:
- 用户再次提交生成报表指令。
- 预期结果:
- 主 Agent 返回“缺少可执行插件”的提示,并推荐人工处理或重新启用插件。
- 告警中心记录一次能力缺失事件。
用例 B-1:并行执行成功(正向)
- 前置条件:两个子 Agent 正常运行。
- 操作步骤:
- 触发包含“同步客户 CRM 数据”和“生成周报”两个子任务的请求。
- 预期结果:
- 子 Agent 并行执行,状态面板实时更新进度。
- 总体执行时间较串行缩短 40% 以上。
- 汇总结果发送给用户并存档。
用例 B-2:任务阻塞超时(逆向)
- 前置条件:数据采集子 Agent 持续等待外部接口导致超时。
- 操作步骤:
- 启动同样的并行任务。
- 预期结果:
- 超过 120s 未完成时,主 Agent 自动取消阻塞任务并触发替代方案或人工告警。
- 状态日志记录超时原因,监控平台触发阈值告警。
用例 C-1:自动重试恢复(正向)
- 前置条件:报表插件第一次执行返回 500。
- 操作步骤:
- 触发包含报表生成的任务。
- 预期结果:
- 主 Agent 在 30s 内发起第二次执行并成功完成。
- 告警面板显示一次自动重试成功记录。
用例 C-2:人工协同接管(逆向)
- 前置条件:将重试阈值设置为 2 次,并模拟持续失败。
- 操作步骤:
- 再次触发报表任务。
- 预期结果:
- 重试失败后自动创建工单,附带错误上下文。
- 人工确认后选择“跳过报表步骤”,任务状态标记为“部分完成”,审计记录原因。
用例 D-1:工作流闭环成功(正向)
- 前置条件:
report-gen插件可触发通知工作流。 - 操作步骤:
- 执行生成报表并发送通知的任务。
- 预期结果:
- 插件工作流执行全部节点并回传成功状态。
- 主 Agent 完成对账校验并在监控中记录一次闭环完成事件。
用例 D-2:闭环校验失败触发补救(逆向)
- 前置条件:模拟通知发送失败导致闭环校验不通过。
- 操作步骤:
- 再次执行同类任务。
- 预期结果:
- 主 Agent 标记闭环失败并自动触发补救流程(重新发送或人工确认)。
- 监控平台输出高优先级告警,工单系统同步待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