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用例说明:智能体工作流编排
背景概述
在企业部署 PowerX 智能体平台后,往往需要将内核提供的标准能力节点(如知识检索、意图理解、消息编排)与插件生态里的业务能力节点组合成定制化的流程,以适配不同部门的审批、客服、运营与分析场景。如果缺乏统一的工作流编排范式,常见痛点包括:节点交互不清导致逻辑断裂、租户迁移时流程无法复用、关键操作缺乏审计与回滚,以及智能体在运行期无法根据上下文动态调整分支。本主用例聚焦“智能体工作流编排”能力,确保企业能够通过可视化、模板化与策略化的方式管理复杂流程,并与“智能体任务执行”“智能体注册与管理”等主用例协同。
目标与价值
- 快速建模:通过可视化画布与模板市场,让业务团队在无需编码的情况下构建跨插件流程。
- 灵活编排:支持条件分支、循环、并行与人工节点,智能体可根据上下文选择最优路径。
- 治理可控:对关键节点设置权限、审计、回滚策略,防止越权或异常扩散。
- 跨租户复用:提供模板导入/导出、版本管理与差异对比,降低多租户落地成本。
参与角色
- 工作流设计者(运营/产品):在画布上编排节点、配置参数与策略。
- 租户管理员:审核并发布工作流,配置租户级权限与数据隔离。
- 智能体编排引擎:解析工作流定义、调度节点执行、管理上下文。
- 插件提供者:在能力市场中暴露可插拔的节点能力与输入输出契约。
- 合规与审计人员:关注关键节点的审批、日志与回滚流程。
主场景 User Story
作为 企业自动化团队的运营负责人,我希望 能在统一平台上将标准内核节点和各类插件能力按业务需求串联成工作流,并设置策略与审核,从而 快速上线可观测、可回滚、可复用的智能体流程以支撑复杂业务场景。
子场景详解
子场景 A:工作流建模与模板管理
- 角色与触发:运营人员需要为新的客户入职流程创建工作流。
- 主要流程:
- 在可视化画布中新建流程,选择“客户入职”模板或从空白开始。
- 拖拽内核节点(意图识别、知识查询)与插件节点(CRM 创建、合同生成)。
- 配置节点的输入输出映射、租户变量与鉴权策略。
- 保存为草稿并生成版本号,提交给管理员审核。
- 成功标准:流程保存成功,节点依赖校验通过,版本记录完整。
- 异常与风控:模板引用的插件在当前租户不可用时提醒替换;阻止含敏感操作的流程直接发布。
- 指标建议:建模时长、模板复用率、节点校验通过率。
子场景 B:节点治理与能力复用
- 角色与触发:管理员需要确保节点能力在多个流程间复用且保持一致性。
- 主要流程:
- 对内核节点配置全局策略(如最大重试、输出格式、日志级别)。
- 为插件节点绑定版本与兼容性策略,定义输入输出契约。
- 设置敏感节点的审批角色、通知渠道与回滚脚本。
- 在多个流程间共享节点配置,生成能力仓库条目。
- 成功标准:节点能力可跨流程复用,策略变更后自动同步;敏感节点具备完整审批链。
- 异常与风控:检测到节点契约变更会触发回归测试;权限不足时阻止启用敏感节点。
- 指标建议:节点复用率、审批通过率、契约兼容性告警数。
子场景 C:运行期动态分支与上下文管理
- 角色与触发:智能体在执行流程时需根据实时数据决定走向。
- 主要流程:
- 编排引擎读取流程定义,初始化上下文并注入用户/租户信息。
- 当运行到条件节点时,依据实时变量或知识检索结果选择分支。
- 对循环或并行节点,动态调整迭代次数与聚合策略。
- 在运行日志中记录每个节点的输入、输出、耗时与上下文快照。
- 成功标准:上下文传递正确,分支选择命中业务规则,运行日志完整。
- 异常与风控:当上下文缺失或规则冲突时自动进入兜底分支或请求人工确认;超时节点触发熔断与补偿。
- 指标建议:分支命中率、节点平均耗时、异常熔断次数。
子场景 D:发布、监控与回滚闭环
- 角色与触发:管理员需要将流程发布到生产租户并持续监控。
- 主要流程:
- 审核通过后将流程版本发布到指定租户环境。
- 配置运行指标与告警策略(成功率、超时率、人工介入率)。
- 当监控系统发现异常时支持一键回滚到上一稳定版本。
- 将运行数据与用户反馈写入流程评估报告,供后续优化。
- 成功标准:发布操作可回溯,告警及时,回滚成功率 100%。
- 异常与风控:阻止未通过测试的流程发布;回滚失败时自动切换至应急预案或暂停流程。
- 指标建议:流程成功率、告警响应时长、回滚频次。
功能边界 & 非目标场景
- 不涵盖智能体模型训练、Prompt 工程或底层算法优化。
- 不涉及插件本身的开发与调试流程,该部分详见插件生命周期相关主用例。
- 外部 BPM/ERP 系统的深度定制实现不在本用例范围,只提供标准接口对接能力。
- 纯人工审批流或无智能体参与的流程不在讨论范围。
依赖与接口
- 工作流定义服务(Workflow DSL/Canvas API):提供流程建模、版本管理、模板市场能力。
- 智能体编排引擎:执行节点调度、上下文管理、分支决策与日志写入。
- 插件能力目录(Capability Registry):暴露节点契约、权限声明、版本兼容信息。
- 权限与审计服务:处理节点级审批、操作日志、回滚记录。
- 监控与告警平台:汇总运行指标、触发告警与自动化回滚。
验收要点
- 能够在画布上混合编排内核与插件节点,并通过校验后保存多版本模板。
- 节点级策略(权限、审批、回滚、日志)可配置,并在多个流程间保持一致。
- 流程运行时支持条件、循环、并行等复杂编排,且上下文传递与日志记录准确。
- 发布流程前需通过审批与测试,异常时可一键回滚并生成审计报告。
- 与“智能体任务执行”“智能体注册与管理”场景协同,确保流程在不同租户下可部署与监控。
场景级测试用例示例
测试准备:在沙箱租户
tenant-workflow-lab中启用工作流画布,接入内核节点库(意图识别、知识检索、RPA 调度)与插件节点crm-create@2.1.0、contract-gen@1.3.2、approval-bot@0.9.8,开启权限与审计策略(敏感节点需审批、失败自动回滚)。
用例 A-1:模板复用建模(正向)
- 前置条件:模板市场中存在“客户入职标准流程”。
- 操作步骤:
- 复制模板并替换部分节点参数。
- 保存草稿并生成版本
v1.0-draft。
- 预期结果:
- 节点依赖校验通过,流程结构图正确呈现。
- 版本记录显示来源模板与修改说明。
用例 A-2:节点可用性校验失败(逆向)
- 前置条件:故意禁用
contract-gen插件。 - 操作步骤:
- 在模板中保留该节点并尝试保存。
- 预期结果:
- 系统提示“节点不可用”,阻止发布,并给出可替换节点建议。
用例 B-1:敏感节点审批策略(正向)
- 前置条件:为
approval-bot节点配置人工审核角色。 - 操作步骤:
- 管理员提交流程审核。
- 预期结果:
- 系统自动生成审批任务,需指定审核人确认后方可发布。
- 审批日志记录节点详情与权限策略。
用例 B-2:节点契约变更阻断(逆向)
- 前置条件:更新
crm-create节点的输出字段。 - 操作步骤:
- 在流程中未同步更新映射直接尝试发布。
- 预期结果:
- 契约校验失败,提示需要重新映射字段后方可继续。
用例 C-1:运行期动态分支(正向)
- 前置条件:流程已发布至测试环境。
- 操作步骤:
- 触发流程并输入客户信用等级为 A。
- 预期结果:
- 编排引擎选择快速通道分支,流程执行成功,日志记录完整上下文。
用例 C-2:超时熔断与补偿(逆向)
- 前置条件:将
contract-gen节点设置为延迟响应。 - 操作步骤:
- 触发流程并等待节点超时。
- 预期结果:
- 系统触发熔断,执行补偿动作(撤销已创建的 CRM 记录),流程状态标记为“部分失败”。
- 告警平台发送通知并要求人工复核。
用例 D-1:回滚发布版本(正向)
- 前置条件:流程版本
v1.1已上线。 - 操作步骤:
- 发现异常后在控制台选择回滚至
v1.0。
- 发现异常后在控制台选择回滚至
- 预期结果:
- 回滚成功,历史运行记录关联旧版本,审计日志记录操作人和时间。
用例 D-2:未经审批禁止发布(逆向)
- 前置条件:流程仍处于草稿状态。
- 操作步骤:
- 尝试直接发布到生产环境。
- 预期结果:
- 系统拒绝操作并提示“需完成审批与测试验证”。
- 合规日志生成一次违规尝试记录。
